BIM是指基于最先进的三维数字化设计和工程软件所构建的“可视化”的数字建筑模型,为设计公司、施工单位、建设单位乃至最终用户等各环节人员提供“模拟和分析”的科学协作平台,帮助他们利用三维数字模型对项目进行设计、建造及运营管理,最终使整个工程项目在设计、施工和使用等各个阶段都能够有效的实现节省能源、节约成本、降低污染和提高效率,实现智慧化建设。
2007年,深圳率先进行轨道交通BIM研究和应用,2010年,北京丰台路等地铁站BIM试点,2011年,上海BIM应用计划投入1.8亿元,广州、厦门、青岛、成都、武汉、长沙、杭州、西安等城市也已明确BIM应用要求,到2020年末,建筑行业甲级勘察、设计单位以及特级、一级房屋建筑工程施工企业应掌握并实现BIM与企业管理系统和其他信息技术的一体化集成应用。
BIM智慧建造发展方向
BIM+数字化加工:将BIM模型中的数据转换成数字化加工所需的数字模型,制造设备可根据该模型进行数字化加工。
BIM+物联网:建筑全过程信息的集成与融合:BIM技术发挥上层信息集成、交互、展示和管理的作用,而物联网技术则承担底层信息感知、采集、传递、监控的功能。
BIM+ GIS:可提高长线工程和大规模区域性工程的管理能力。利用GIS宏观尺度上的功能,可将BIM的应用范围扩展到轨道、铁路、隧道等工程领域。
BIM+全站仪:通过对软件、硬件进行整合,将BIM模型带入施工现场,利用模型中的三维空间坐标数据驱动智能型全站仪进行测量。
BIM+ PM:通过建立BIM软件与项目管理系统之间的数据转换接口,为项目管理的各项业务提供准确及时的基础数据与技术分析手段,实现数据产生、数据使用、流程审批、动态统计、决策分析的完整管理闭环,提升项目综合控能力。
BIM+3D扫描:将BIM模型与所对应的3D扫描模型进行对比、转化和协调,达到辅助工程质量检查、快速建模、减少返工的目的。
轨道交通设计BIM应用
传统轨道交通设计存在重复劳力耗时、交叉多难协调、人为输入繁琐、耗时的工作多、省时技巧很少、资源整合困难等弊端,构建面向地铁项目全生命周期过程的BIM协同设计统一平台,通过单一的产品数据源为跨专业、跨部门和跨企业的协同设计提供及时、准确、可追溯、统一的产品信息服务。